借全国科技活动周暨盐城市第35届科普宣传周为契机,为更好的普及气象知识,学习探索气象奥秘,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无穷魅力。5月26日下午,响水县东鸣湖实验学校70多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响水县气象局,开启了首次气象科普研学之旅。
在气象观测场,讲解员耐心细致地向同学们讲解了响水县气象观测站的建站历史及智能化环境监测系统(DZZ4自动气象站),还详细介绍了降水现象仪、雪深观测仪、双翻斗式雨量传感器、地温监测仪、DFC1光电式数字日照计等现代化气象监测仪器的工作原理,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声声赞叹。在响水县气象科普馆,讲解员向同学们讲解了响水县的主要气候特征、气象站的历史沿革、台站建设、气象专业服务等情况。在宇宙与地球、观云识天、专业气象服务等科普展区,孩子们通过三球仪、雷电模拟器、人工降雨模拟小游戏等设备的操作,真切地感受到天气的奥秘。展厅里,到处都有孩子们震撼的表情和学习气象知识的身影,整个展厅成了欢乐的知识海洋。最后全体师生来到“气象科普小课堂”,讲解员通过视频动画,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了雷电、暴雨、雾霾等灾害性天气的成因及预防知识。讲座最后还设置了趣味问答环节,孩子们在紧张而又有趣的抢答游戏中,不仅收获了气象科普大礼包,还认识了众多的天气图标,学到了丰富的防灾减灾知识,可谓是收获满满。接受响水融媒体中心的采访时,张歆敏同学说:“讲解员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很多气象知识,回答了许多关于气象灾害的问题,让我收获了很多关于气象的知识。” 张烨同学说:“印象最深刻的是极端天气,包括洪涝、台风、干旱等,一旦发生就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所以我们要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盐城市气象学会周宏伟秘书长对此次科普活进行现场指导,她表示,5月中下旬组织全市的气象科普志愿者,开展丰富多彩的气象科普知识传播,通过学生个体向家庭群体的延伸,来提升公众气象科普素养,增强气象防灾减灾意识,用这种方式扩大了气象科普知识传播的普及面和覆盖面。
通过此次研学活动,同学们零距离地接触气象科技,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气象科学的兴趣,提高了防灾减灾的知识和技能,营造了浓厚的学习科学、崇尚科学的氛围,有效推动气象科普高质量发展。